9月中下旬,为响应全国防灾减灾日“人人讲安全、时时重防范”的号召,我校组织全体师生按系部分别开展消防防震联合应急演练。本次演练通过“理论培训+实战模拟”双模式,检验应急预案科学性,提升师生应急避险能力,为构建平安校园奠定坚实基础。

一、科学部署:细化流程保安全

演练前,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《防震、消防疏散演练方案》,明确三项核心措施:
责任到人:划分班主任、楼层引导员、医疗救护组等8类岗位职责,实现疏散路线全覆盖;
知识普及:通过主题班会演示“伏地、遮挡、手抓牢”避震口诀、“低头、弯腰、捂口鼻”防火口诀及灭火器“提、拔、握、压”四步法;
隐患排查:提前检查教学楼通道、消防设施,确保演练零风险。

二、实战演练:高效有序显成效
演练正式开始,警报声分阶段响起:
防震阶段:师生迅速蹲至课桌下,用书本护住头部,30秒内完成避险动作;
防震疏散阶段:在引导员指挥下,各系部师生沿预定路线弯腰撤离,全程无推挤,所有人员都在5分钟之内抵达安全空旷地带。
防火阶段:师生迅速识别火情位置,判断逃生路线,用衣物捂住口鼻;
防火疏散阶段:在引导员指挥下,各系部师生沿预定路线低头、弯腰、捂口鼻撤离,全程无推挤,所有人员都在5分钟之内抵达安全空旷地带。
消防实操:安全员演示灭火器使用,学生代表参与实操,掌握初期火灾扑救技能。




三、总结提升:筑牢安全长效机制
演练结束,领导对疏散演练进行总结:“本次演练响应速度较去年有了明显提升,但个别线路比较拥堵,疏散效率仍需优化。”本次演练结束后,学校将采取以下措施:
常态化演练:每学期开展多主题应急演练,覆盖消防、防震、防暴等场景;
家校联动:通过“家庭逃生路线设计”作业,延伸安全教育至家庭;
知识普及:加强消防安全教育,使消防、防震避险知识深入每一个学生心中。

结语
本次演练以“练”筑防,以“演”备战,不仅强化了师生“生命至上”的安全理念,更检验了学校应急避险体系的实战效能。未来,我校将持续完善安全防线,为师生撑起一把坚实的“保护伞”。
供稿 | 安监处消防科、各系部